近日,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在华留学生、“南亚东南亚未来传播者国际中文教育训练营”项目成员以“一带一路”的朋友体验云南为主题,开启了为期两天的澄江之旅。
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来自云南大学新闻学院的38名中外师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穿梭于各个展厅、仔细观赏着各类化石展品,大家或驻足而观、或拍照打卡,共同走进这场妙趣横生的古生物世界穿越之旅。大家从古生物到现生动物的演化中探索生命起源,感悟着生命同源和生物的多样性。
越南留学生裴氏璇说:“来到博物馆很有意义,可以了解当地的一些文化,也开阔了我的视野。”
“今天了解了化石和当地的一些文化,特别有意义,也增长了很多的知识。”缅甸留学生杨邦华。
来到寒武纪小镇海洋科普馆,讲解员向大家细致介绍了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大家还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小心触摸着条纹斑竹鲨,与海洋生物进行亲密互动。随后,大家走进海豚馆,观看了精彩的海豚表演,顶圈滑行、跳跃顶球、直立旋转、人豚共舞等一系列精彩表演,让师生们惊叹不已。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志愿者曹艳清告诉记者:“从来没有机会接触到海豚,今天我们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很多品种的海豚,很新奇、非常有趣。”
室内参观结束后,大家走进田园农场,繁茂的花草、别致的环境让人深感舒适惬意,现场,老师同学们纷纷合影,定格这美好的瞬间。除此之外,训练营师生一行还前往抚仙湖国际大剧院、抚海湾湿地公园等地,愉快地完成了此次澄江之旅。
文化交流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在为期两天的澄江之旅中,加深了中外师生的友谊,也让大家在学习交流互动中感受到了不同的国家体制、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通过此次文化交流让留学生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在各国人民心间架起“连心桥”。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韦平说:“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的方式,来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