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个建在化石遗址上的自然博物馆,这里所展示的澄江生物群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它是地球上早期生命演化最重要的证据。
化石墙是馆内最大的展品,是埋藏澄江化石的真实地层,如同一本无字天书。它记录了寒武纪生灵们一幕幕的生活场景。5亿多年前,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现今地球上几乎所有动物的祖先们在这里自由游弋、繁衍生息,在无预知的情况下,突然遭遇了一场猛烈的地质灾害(热带风暴),身体被泥沙迅速掩埋,窒息死亡,多年后,这些动物经过石化后就形成了化石。(化石墙由化石地层经过切割搬运、整体拼接而成,墙里面有不少的动物化石躲藏着呢)。
2004年4月,澄江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正式启动。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2012年7月1日,澄江化石地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亚洲唯一一个化石类的世界自然遗产。巧合的是,澄江生物群化石发现的时间、申遗成功的时间和保护条例实施的时间都是7月1日。
昆明鱼是最早的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共同的祖先。昆明鱼有3个第一:第一头脑、第一脊椎、第一心脏,被舒德干院士誉为开启了迈向未来智慧人类漫长演化历程的第一步。(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到昆明鱼头部有一对眼睛以及五对鳃囊。在它的鳃区与肠道之间还有二分型心脏)。昆明鱼的化石标本特别稀少和珍贵,尤其我们博物馆这块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大家参观博物馆之后,也许会忘记其它展品,但是一定不要忘记我们的“老祖宗”昆明鱼。
人类的崛起孕育出了文明。语言、文字的创造不仅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也使人类的文明进程能够被记录和流传。人类进程中的伟大创造和贡献不胜枚举。看完了整个生命的演化历程,那么未来的人类会演化成什么样呢?
热带雨林生态条件下的常见动物,有红河猪、假面野猪、蓝孔雀、花栗鼠、安氏林羚等。热带雨林是一种常见于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也是地球上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终年高温湿润,竞相生长的乔木高耸入云,冠盖相接,枝叶繁茂;树下方的灌木分簇聚集,错综生长;常见的藤本植物粗壮发达,沿着树干、枝丫攀爬,而一些附生植物如藻类、苔藓、地衣、蕨类等,附着在乔木、灌木或藤本植物上,迷蒙了人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