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通知公告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2022年年度报告
2022-12-31 11:14:27

2022年,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按照玉溪市委、市政府、澄江市委、市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科普及宣传示范基地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认真落实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积极做好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同时还积极推进博物馆开馆运营、科普研学活动、宣传推广等相关工作,使科普基地接待软硬件设施得到巨大提升。现将我馆2022年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严格执行章程

在玉溪市委、市政府和澄江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推进党建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重要会议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二十大精神,组织博物馆干部职工开展政治理论、业务知识方面的学习培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紧紧围绕博物馆中心工作,把党的重要思想和精神与我馆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紧密结合,推动我馆的科学发展和整体建设,博物馆执行本单位章程已完成。

二、对照业务范围清单从事和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博物馆开馆运营情况良好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自面向公众免费开放以来,一直由支精锐的公共服务团队为观众提供接待、讲解、咨询、教育等公共服务以及常规志愿服务。所有观众皆需提前在网络平台预约,携带身份证入馆。每日限流7000人,2022年共免费提供人工讲解服务1129场,其中免费讲解528场,有偿讲解601场;咨询16000余次,教育活动36次,语音导览租用服务2287次。共接待游客48万余人。

kappframework-pTtjol(1)(1)_副本

(二)科普队伍建设及培训考核持续加强

2022年博物馆组织多场专业知识培训、服务礼仪培训、业务知识培训。讲解员每周一进行素质提升培训,重点培训接待礼仪、讲解词拓展、展品解说、互动交流。2022年累计培训提升学习42次,参加年度各类讲解比赛4人,获奖4人。参与各类专项提升培训人次6人,学成交流分享经验6次。此外,还根据工作需要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博物馆运营管理、文创产品开发、财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科普教育基地创建等业务知识培训。

(三)博物馆展陈工作有序进行

完成博物馆日常设备维护及台账记录工作,联系厂家人员对海底隧道、4D影院、馆内投影仪等馆内经常出故障的多媒体设备进行维修维护10多次;对博物馆歪斜、松落的场景、展板、展品等进行加固、修整等20多次;完成申遗之路及遗产墙证书等展板改造工作1项。

(四)博物馆藏品保管及养护工作正常开展

实时巡查博物馆展厅、藏品库房藏品情况,做好博物馆藏品管护工作,做好日常藏品库进出审批登记、藏品布展借展等相关工作;梳理分类整理澄江化石标本和征集藏品,并进行拍照登记编号归档;协助做好各高校(云南大学、玉溪师院等)研究机构澄江化石标本的研究合作交流工作;做好博物馆水族缸(珊瑚、水母、鲎、土著鱼、生态缸)的维护养护工作;完成林捐赠100件头肩标本手续办理和运输工作。

(五)后勤安全保障工作不断完善

博物馆后勤安全保障部高度重视安全检查工作,组织检查消防器材12次,开展隐患检查43次,整改问题、隐患50处,回复整改报告6份,组织开展应急演练3次,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完善定岗定责制度,落实岗位责任人员,签订2022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5份;组织开展业务能力培训6次;完善安全保卫、消防、卫生保洁、疫情防控等工作方面的文字资料、台账、监控视频记录等收集整理工作。

kappframework-wsgPng(1)(1)_副本

(六)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

2022年,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开展主题科普活动、外出科普展览多次。

举办主题科普活动3次:一是举办云南省“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二是6月11日在博物馆在化石小广场开展“协同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全国第6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三是7月1日举办澄江化石地申遗成功10周年系列活动。

kappframework-vaSCFc(1)(1)_副本

外出展览3次:2022年5月,到大理参加云南省科技周主场科普集中示范活动;7月,到昆明市参加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云南省博物馆展区和玉溪市展区设展;11月,计划到昆明参加第6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6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第六届南博会)。

kappframework-RnsIvM(1)(1)_副本

kappframework-lguEoV(1)(1)_副本

组织开展研学活动:2022年,博物馆正式启动研学旅游项目,设置多项体验课程,规划中10项,研发中8项,内部使用19项。目前已接待澄江市、昆明市、广州市等中小学研学130批次。

kappframework-drrZxb(1)(1)_副本

kappframework-FepfKD(1)(1)_副本

(七)积极进行博物馆宣传推广工作

2022年,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积极运营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抖音号、一机游等自媒体,我馆委托玉溪日报社专业运营微信的团队运营维护“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微信公众号,2022年微信公众号共发布119篇,宣传澄江化石地科普知识。2022年今日头条共发布文章和微头条共95篇,抖音发布宣传短视频38个。

(八)积极推进高层次人才招引工作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情况: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财政支持资金已与市财政支持资金已到位,目前正在与玉溪师范学院博士研究生杜坤省洽谈进站合作事宜,准备相关的进站资料,启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和申报项目事宜。

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22年,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积极做好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同时还积极推进博物馆开馆运营、科普研学活动、宣传推广等相关工作,使科普基地接待软硬件设施得到巨大提升。

博物馆充分发挥文化传播与宣传职能,据不完全统计,全年依托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日报、光明网、求是网、澎湃新闻、云南卫视、云南日报、玉溪广播电视台、玉溪  日报等主流媒体,结合博物馆布展特点、展览主题、展览内容、科普教育等进行新闻视频、 报刊、专题文章等形式报道200余次,中央媒体报道10余次,其中2022年12月,由中共中央宣 传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统筹、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出品、中共玉溪市委宣传部协拍的  大型纪录片《人类的记忆一一中国的世界遗产》第三十五集《天书密语一一澄江化石地》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播出,扩大了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2年,博物馆被中国科学技术学会认定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馆基本陈列成功获得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展览十大精品奖,获得“新时代博物馆百大陈列展览精品”荣誉,入选2020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申报云南省科技厅科普研学项目成功;申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活动基地项目成功,博物馆将积极开发科普研学课程,组织各类科普研学活动。被玉溪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列为玉溪市各民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实践基地、 玉溪市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实践基地,被列为玉溪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点。

微信截图_20240227112612_副本

此外,我馆积极参与澄江市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共建美丽澄江,充分发挥了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作为科教普及公益组织的社会效应。

目前博物馆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2023年,博物馆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标杆准则,矢志不渝,笃行不怠,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