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严格落实好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博物馆全体干部职工将认真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开展重点工作和组织的重要活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积极做好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同时还积极推进博物馆开馆运营、科普研学活动、宣传推广等相关工作。现将2022年工作计划梳理如下:
一、紧紧围绕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的筹备要求,按要求推进澄江化石地博物馆提升改造项目及附属工程收尾工作。按照财政部门要求,积极研究推进博物馆PPP项目清理整改相关工作。
二、2022年做好策划开展澄江生物群发现38周年、澄江化石地申遗成功10周年、保护条例颁布实施5周年纪念日活动。
三、高质量做好科普教育工作。依托18平方公里的澄江化石资源,以博物馆、展览馆和世界遗产地范围内的18个重要化石剖面点、专家路线等为主要载体,以青少年为重点,加强与周边中小学校联系,重点针对青少年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活动;同时提升对散客、外地团队游客、当地群众讲解的质量,讲好化石故事。以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为重点,以博物馆、帽天山、化石科考点为主线,打造澄江化石独特的科普研学精品路线,发挥化石最大化经济、社会、教育效益。
四、全力提升化石地宣传工作,提升博物馆的软实力。做好博物馆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包括学术资料的收集,学术及社会活动的文字、图像、影像记录,科研和科普刊物、书籍的整理编辑出版印刷等,充分发挥好电视、报纸、网络的作用,宣传好澄江化石地;做好宣传推介工作,构建多渠道宣传平台。以“博物馆的新驱动:科技引领、创意未来”为主题,进一步运营维护好网络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抖音号、官方网站、微博等宣传平台,采用新媒体手段,丰富宣传内容,进一步提升新媒体的功能作用,创建更为有力有效的宣传平台,创作更多的佳作,加强宣传我们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知识,做好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宣传推广工作,让澄江化石走向世界。
五、游客接待服务、科普宣传全面提升,2022年度,游客参观量突破30万人次。
六、积极配合做好专题片和宣传片的拍摄工作;跟进论文集、博物馆参观指南等科研科普书籍出版等工作;根据博物馆营运情况积极筹谋,启动文创产品开发工作,联系对接国内相关创作团队机构,就帽天山化石开发创作相关文创产品提出新思路及新创意,通过文创产品,让游客感受化石的魅力,提升化石知名度。
七、打造精品陈列展览,积极推介“十大展览陈列精品”。打造古生物科普研学品牌,争创研学基地。
八、加强馆内人员学习培训及队伍建设等工作。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工作,组织工作人员参加相关的学习和培训,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九、做好博物馆交流展览及论坛活动,提升影响力。在化石地自然博物馆的常设展览的基础上,积极策划阶段性、节气性、特殊性以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临时展览或巡展,在筹划大型展览的同时,博物馆将开展“生命起源与演化——走进千家万户”科普进村(社区)、进校园等展览,全年不少于3次,通过开展生命大爆发与演化的科普知识讲座,组织寒武纪生命与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科普读物、网红小说、影视等粉丝见面会,科普大咖交流座谈会,与全省、全国各大博物馆进行展品交流宣讲活动等,不断提升博物馆的影响力。
十、落实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的相关调研指示,研究展示如何贯彻和体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实现全面数字化,发挥好博物馆的科研科普作用,积极推进数字化博物馆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