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了解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传播科学知识情况,摸清广大观众对我馆的公共服务需求,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我们长期开展了面向观众的现场意见收集和网络问卷调查。2023年共收集网络有效答卷1820份,游客留言(含网络平台、观众留言本、调查问卷等多方收集的观众留言)3000余条,现将统计结果报告如下:
一、指数分类及统计情况
1.中小学生兴趣指数
中小学生(7岁至18岁)占17.03%,全都表达了对博物馆的肯定,中小学生兴趣指数达到惊人的100%!
2.学前幼儿兴趣指数
带6岁以下学前幼儿参观的占33.85%,带有1个、2个、3个、3个以上的分别占51.14%、24.84%、11.04%、12.99%。根据家长(监护人)询问儿童并替其填写的问卷统计,对博物馆感兴趣的学前幼儿达到了97.4%。
3.参观人群层次指数
博士研究生及以上4.29%、硕士研究生10.82%、大学本科46.87%、大专及以下38.02%。
4.媒体关注度指数
博物馆开馆后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媒体的持续关注及报道,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平台、宣传材料等媒体了解博物馆的观众占比61.98%。通过朋友介绍来馆观众占比44.45%,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博物馆的观众仅占13.79%。
5.展陈满意度指数
对博物馆展陈非常满意的占78.3%、满意的占17.97%,两项相加展陈满意度达96.27%。
6.精品展项关注度指数
博物馆9个精品展项及其关注度分别为:序厅地层墙33.85%、化石库展区47.09%、昆明鱼展区38.19%、云南现生动物展区28.46%、奇虾展区20.05%、活体养殖展示13.96%、三叶虫精品展19.89%、恐龙展区28.57%、蝴蝶展区17.8%。
7.互动体验展项关注度指数
博物馆3个互动体验展项及其关注度分别为:博物馆大厅展品信息集成互动魔墙45.16%、澄江化石感应互动36.48%、镰刀龙感应互动11.87%。
8.沉浸体验展项关注度指数
博物馆6个沉浸体验展项及其关注度分别为:4D影院40.05%、寒武纪海底隧道40.22%、从鱼到人脊椎动物的演化环幕影院27.09%、寒武纪军备竞赛LED五折屏沉浸式剧场12.03%、5号厅生命之歌LED环幕与球幕交互剧场13.02%、沧海桑田沉浸式剧场12.14%。
9.真实体验感指数
对博物馆展品(化石标本、动植物标本、矿物标本)真实性非常满意的占79.45%、满意的占17.47%,比较满意的占1.81%,三项相加真实体验感指数达98.73%。
10.图像呈显传播指数
对博物馆科普视频内容非常满意的占77.14%、满意的占19.29%,比较满意的占1.92%,三项相加图像呈显传播指数达98.35%。
11.讲解服务满意度指数
体验过博物馆讲解服务的占75.33%,对博物馆讲解服务非常满意的占86.07%、满意的占11.82%,比较满意的占1.46%,三项相加讲解服务满意度指数达99.35%。
12.环境卫生服务满意度指数
对博物馆环境卫生服务非常满意的占81.21%、满意的占16.21%,比较满意的占1.76%,三项相加环境卫生服务满意度指数达99.18%。
13.参观舒适度指数
对博物馆参观舒适度非常满意的占77.8%、满意的占18.57%,比较满意的占2.14%,三项相加参观舒适度满意度指数达98.51%。
14.文创产品满意度指数
对博物馆文创产品非常满意的占65.11%、满意的占22.58%,比较满意的占5.77%,三项相加文创产品满意度指数达93.46%。
15.生态效益指数
对博物馆周边生态绿化景观非常满意的占74.89%、满意的占21.15%,比较满意的占2.64%,三项相加生态效益指数达98.68%。
16.低碳排放指数
博物馆内空调、多媒体、灯光等设备使用集成智能远程控制系统,将能耗降到了最低,低碳排放指数达100%。
17.可持续传播(再次参观)指数
表示愿意再次参观并向亲朋好友推荐博物馆的占97.86%。
18.展品数字化采集指数
博物馆展出的4234件(套)展品全部采集了照片,并按规范进行登记造册备案,展品数字化采集指数为100%。
19.科技植入指数
博物馆10个展厅及公共空间,均分布有LED屏、沉浸式投影、感应互动等现代科技多媒体设施,科技植入指数达100%。
20.社会化参与指数
博物馆有“小小讲解员”、“银发风采”志愿者参与博物馆的服务工作,博物馆举办的论坛及活动均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社会化参与指数达100%。
二、指数分析及启示
1.博物馆观众构成中18岁以下的中小学生及学前幼儿占比较大,而且他们对博物馆的兴趣指数是最高的,博物馆应当重视并加强对这一群体的服务工作。
2.博物馆观众的知识水平较高,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占有15.11%,大学本科学历及以上观众超过六成,博物馆展览内容的科学严谨性不容有失。
3.大部分观众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平台等媒体途径了解并关注的博物馆,博物馆应当继续加强媒体平台的宣传推广工作。
4.观众对化石库、序厅地层墙、昆明鱼、云南现生动物、恐龙等精品展项的关注度相对较高,未来博物馆如若进行展陈提升改造,应当参考这些展项的成功经验。
5.博物馆大厅展品信息集成互动魔墙、澄江化石感应互动、4D影院、寒武纪海底隧道、从鱼到人脊椎动物的演化环幕影院等互动体验沉浸式多媒体颇得观众喜爱,未来博物馆如若进行展陈提升改造,应当汲取此类互动体验沉浸式多媒体的成功经验。
6.观众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等消费产品有更高的期待,博物馆可继续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力度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7.观众对博物馆环境、服务均有较高的期望值,应长期保持并逐步加大对公共服务从业人员培训的力度。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针对博物馆观众构成占比最大,同时也是对博物馆兴趣指数最高的,18岁以下中小学生及学前幼儿群体,拓展研学服务。与国内外众多研学机构合作研发开创多门研学课程,尽可能多的吸引大量研学团队到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大幅提升博物馆游客饱和度及效益收入。
2.加大博物馆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平台等媒体的宣传力度,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灵活运用媒体平台的宣推作用,打造新时代的网红博物馆。
3.开创性尝试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打造多个博物馆爆款文创产品,多源并举爆发式提升博物馆效益收入水平,实现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良性循环。
4.加强博物馆与国内外研究机构、优秀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对馆内工作人员培训的力度,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培训方针,多方位完成服务团队建设。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
(云南省自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