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了解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传播科学知识情况,摸清广大观众对我馆的公共服务需求,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我们长期开展了面向观众的现场意见收集和网络问卷调查。我们的调查以抽样方式进行,全年共发放纸质调查问卷1000余份,回收有效纸质问卷900余份,收集网络问卷答案1000余份,游客留言(含网络平台、观众留言本、调查问卷等多方收集的观众留言)1000余条。现将统计结果报告如下:
一、数据分析
我们仍将从人口特征、情感、动机、认知、综合评价几个方面来进行总结分析:
(一)人口特征
1.年龄分布
18~44岁的青年人是占比最多的群体,占75.89%。45~59岁中年观众的比例第二,占17.15%。18岁以下的青少年观众仅占比4.48%。受疫情影响,青少年学生团队来馆参观明显减少,一些来过博物馆的在校学生观众未能有机会参与调查,以及一部分儿童观众由于知识能力限制无法填写问卷,60岁以上退休人群和青少年群体一样不是网络活跃群体,以老年人为主的夕阳红旅行社团队亦受疫情影响较少被组织,仅占比2.48%。
2.性别分布
男女观众分布大致相当,女性略多于男性,其中男性观众占比43.05%,女性观众占比56.95%。
3.地域分布
数据显示,玉溪市内观众占比57.23%,省内观众占比82.32%,外省观众占比为17.68%。
根据统计结果,我馆吸引的观众群以省内本土观众为主,受疫情影响,省外观众占比不大。
4.文化程度分布
抽样的观众当中,59.17%的人群具有大学本科学历,14.18%的观众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大专文凭持有者占比17.12%,高中/中专及以下文凭者占比9.53%。
这组数据显示,实地到馆参观的观众文化水平都比较高。大专以下文凭观众所占比重不大,说明我们的科普宣传工作还可以进一步加强,要多到基层群众中去宣传化石的魅力,努力引导文化程度较低的成年观众大胆地走进博物馆。
5.职业分布
数据显示,各行业观众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专业人员占比最大,为21.46%,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占比13.37%,在校学生占比13.15%,普通职员占比10.95%,自由职业者占比10.01%,企业管理者占比8.92%,个体经营者占比5.02%……农林牧渔劳动者占比仅为0.3%。
澄江化石地作为世界三大寒武纪化石圣地之一,吸引着许多古生物地质学者、化石爱好者慕名而来。专业人士的研究成果和极高的评价会带动更多的学生、普通劳动者来学习知识、开阔视野。
(二)情感
1.对“博物馆”场所的黏着度
抽样统计结果显示,2021年来我馆参观3次以上的“经常观众”占比为22.74%,参观1-2次的观众占比66.18%,这个数据说明我馆对新老观众都具有较大的吸引力。真爱粉会越来越多。
2.如何来馆
统计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观众和家人一起来博物馆参观的,占比67.26%。18.95%的观众是和朋友一起来馆,独自一人来馆的观众占比6.57%,5.01%的观众是单位组织到馆,还有2.21%的观众选择其他,比如跟着旅行团队来的。
这一组数据显示,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团队来访观众较少。因我馆建在山上,偏离城市,大多数观众会选择结伴而行。更多的是青壮年朋友开着车,带着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子来接受科学知识教育,感受科学氛围。
3.通过何种宣传途径了解展讯
多选题。选择网络平台的观众占比77.24%;选择朋友介绍的观众占比36.13%;选择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传统媒体的观众占比48.52%;通过馆内宣传材料了解展讯的观众占比36.18%;其他渠道占比4.58%。
绝大部分观众得到展览信息是通过网络媒体,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所起到的作用相对小一些,但还是有一定影响力。十分感谢观众朋友们的热爱,有了他们的网络分享,有了他们的口口相传,才让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了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
(三)动机
1. 来馆参观的原因
多选题。因为兴趣爱好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占比62.74%,来旅游休闲的观众占比67.66%,因为学习研究前来参观的观众占比34.21%;以教育子女为目的的观众占比48.14%;因为受社会宣传影响而来馆看看的观众占比33.07%。
可以看出的是,专业人士、化石爱好者是我们这个新建成的博物馆最初的观众,观光客的较高占比说明我馆的外观设计和展陈布置极具美学欣赏价值,值得来打卡。博物馆教育职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社会宣传也影响了较大一批观众来访,说明我馆的宣教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参观展览最大的收获
67.23%的观众认为来我馆参观增长了知识,11.22%的观众觉得好奇心得到了满足,10.83%的观众认为参观我馆能起到教育子女的作用,8.82%的观众认为参观我馆是一种视觉享受,1.9%的观众认为参观我馆还能带来其他收获。
3.认为我馆的哪项职能最重要
26.33%的观众认为我馆应该主要是珍稀化石的收藏地,是一座化石宝库;30.57%的观众觉得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应该是一个文化文明的展示场所;39.24%的观众选择“教育基地”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博物馆职能;选择休闲娱乐场所的观众仅占比3.86%。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观众对博物馆的功能有着越来越多样的认识,不过,选择休闲娱乐场所比例较低,一定程度上说明参观完博物馆,大多数观众改变了最初的认知,很多人以娱乐休闲为目的来到博物馆,却发现了不一样的天地,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意味着博物馆的科普力度和观众互动工作亟待增强。
(四)认知
1. 最喜欢的多媒体展项
一楼博物馆展品信息集成互动魔墙喜好者占比7.15%,探秘寒武纪4D影院喜好者占比14.92%,化石宝库澄江古生物感应复活互动多媒体喜好者占比8.51%,寒武纪海底隧道大型OLED 屏幕沉浸式剧场喜好者占比22.19%,从鱼到人脊椎动物的演化环幕影院喜好者占比12.25%,寒武纪军备竞赛LED五折屏沉浸式剧场喜好者占比3.04%;二楼生命之歌LED环幕与球幕交互剧场喜好者占比11.51%,沧海桑田山水澄江的自然史诗大型四面投影沉浸式剧场喜好者占比18.13%,寒武纪数字感应互动水族箱喜好者占比2.12%;还有0.18%的观众喜欢馆内相对较小型多媒体展项。
这道题应该设置为多选题更为合适。看起来让人眼花缭乱的多媒体视频给观众以极大的视觉冲击,直观活泼地反映了展览内容,给人视觉享受的同时科普了科学知识。说明我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展项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可,起到了积极辅助原本单调的化石标本展览的作用。
2.是否认可“人是从鱼演变而来的”
参观完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80.7%的观众认可了我馆大爆发二展厅讲述的脊椎动物的演化故事的科学性,19.3%的观众选择了“否”,或许不是因为完全不相信,而是因为太震惊,毕竟大多数人以前根本没听说过甚至根本没想象过,在猿猴之前的脊椎动物演化之路是怎样的历程。相信听过我们讲述的生命演化故事的人们,会对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样的哲学三问产生更多的思考。
(五)综合评价
在本题中,我们列了8个选项请观众打分,分别为:展览内容、展厅设计、讲解服务、文创产品开发、媒体宣传、服务设施、安全保障、环境卫生,最高5分,最低1分。根据最终的平均分来看,得分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
展览内容4.88分;环境卫生4.76分;展厅设计4.75分;安全保障4.55分;讲解服务4.52分;服务设施4.51分;媒体宣传4.14分,文创产品开发4.1分;
观众对于我馆的总体评价得分为4.72分。
相对来说,观众对展览内容和设计都非常满意,展陈组给社会大众贡献了一个精品展览;观众对于环境卫生和安全服务也很满意,说明保安保洁部门后勤保障到位;讲解服务满意度居中,说明有更多的观众需要讲解服务,人工讲解科普范围有限,需加大自助语音导览设备的覆盖面;服务设施相对于节假日游客数量来说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媒体宣传和文创产品开发方面做得还很不够,需要加大投入。
二、观众评价
(一)观众留言摘录
1.来自问卷的留言:
2022/6/6 11:57:30 非常好
2022/6/9 17:15:59 继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开展更多活动!
2022/6/9 20:05:33 希望越来越好。
2022/6/9 21:13:25 文创可更多元化,可以增加体验化石挖掘现场
2022/6/10 14:24:48 非常好
2022/6/20 15:00:58 很好,加油
2022/6/20 15:11:43 很好
2022/6/20 16:18:35 The exhibits in this museum are rich, and the guides are enthusiastic. These made me have a good experience, but the management and overall planning of this museum are bad, which is why I will not come again in the future.
2022/6/21 8:11:43 科学之旅!享受自然之美更得到您馆给予的知识之教!特别是在马讲解员的更科学更细微的深入介绍!享受了知识之乐趣!再次感谢贵馆和马讲解员!祝愿你们的事业获得更大发展!祝福您们健康平安!
2022/6/21 12:08:48 建议增加文创产品的购买渠道,让游客不到博物馆就可以买到系列文创产品。
2022/6/22 12:00:39 继续加大力度宣传,向全世界展示我们澄江的化石自然遗产。
2.来自各大网络平台的留言
昨天带家人去了,很震撼,还想去认真再看一次。——抖音评论
可以逛半天以上的一家地质博物馆,非常气派的一家博物馆,结合了各种现代科技,给游客带来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各种知识和记录十分丰富。——美团留言
以前总是在书上看图片,这下可以看真化石了!——微博评论
寒假见,小朋友期待很久了,能挖化石吗?——公众号留言
3.来自馆内留言簿
敬畏生命——韩启德
办好博物馆,做好科普教育。——顾秉林
见证生命起源。——曹晓风
(二)总体评价
观众普遍认为通过观展学到了古生物化石、地层地质、地球早期海洋世界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对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地球生命的演化和现今生物多样性有了充分的了解,更好地理解了建设生态文明、建立地球生命共同体、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同时,观众朋友们也指出了我馆建设的不足之处,集中体现在数字化程度不够高、导览不够详细、文创产品不够丰富、周边配套设施还不完善等方面。
我们会认真听取观众的意见,积极采纳观众的建议,进一步发挥优势,努力补齐短板,不辜负观众的支持和热爱。
三、局限和不足
本次调研所采用的《观众问卷调查表》为我馆公共服务部门设计为我馆量身定制的表格,一是通过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公众号对公众发布,二是对来馆观众进行现场调查,三是在博物馆对外教育交流活动中发放问卷。公众号关注量还不够大,现场观众受时间限制填写问卷意愿不强,调查的观众范围还是比较狭窄。下一步,我们的观众调查工作不会停滞。我们将继续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调查问卷,覆盖各行各业各类人群,以期更好地获得调查数据的开放性和科学性,提升调查数据的参考价值。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
(云南省自然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