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了解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传播科学知识情况,摸清广大观众对我馆的公共服务需求,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我们长期开展了面向观众的现场意见收集和网络问卷调查。我们的调查以抽样方式进行,全年共发放纸质调查问卷8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700份;网络问卷调查一次,收集有效答卷1000余份,游客留言(含网络平台、观众留言本、调查问卷等多方收集的观众留言)3000余条。现将统计结果报告如下:
一、数据分析
我们仍将从人口特征、情感、动机、认知、综合评价几个方面来进行总结分析:
(一)人口特征
1.年龄分布
18~44岁的青年人是占比最多的群体,占75.89%。45~59岁中年观众的比例第二,占19.15%。18岁以下的青少年观众仅占比2.48%。由于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采取的是网络问卷方式,相当一部分参观过博物馆的青少年学生不能使用手机无法参与,以及一部分儿童观众由于知识能力限制无法填写问卷;另外,由于2021年长期处于疫情防控时期,学校团队显著减少。60岁以上退休人群和青少年群体一样不是网络活跃群体,以老年人为主的夕阳红旅行社团队亦受疫情影响较少被组织,仅占比2.48%。
2.性别分布
男女观众分布大致相当,女性略多于男性,其中男性观众占比43.62%,女性观众占比56.38%。
3.地域分布
数据显示,玉溪市内观众占比58.20%,省内观众占比86.48%,外省观众占比为13.52%。
根据统计结果,我馆吸引的观众群以省内本土观众为主,受疫情影响,省外观众占比不大。
4.文化程度分布
抽样的观众当中,49.37%的人群具有大学本科学历,13.81%的观众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大专文凭持有者占比18.83%,高中/中专及以下文凭者占比13.39%。
这组数据显示,实地到馆参观的观众文化水平都比较高。大专以下文凭观众所占比重不大,说明我们的科普宣传工作还可以进一步加强,要多到基层群众中去宣传化石的魅力,努力引导文化程度较低的成年观众大胆地走进博物馆。
5.职业分布
数据显示,各行业观众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专业人员占比最大,为21.38%,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占比11.96%,在校学生占比14.13%,普通职员占比10.87%,自由职业者占比10.14%,企业管理者占比7.97%,个体经营者占比4.71%……农林牧渔劳动者占比仅为0.36%。
澄江化石地作为世界三大寒武纪化石圣地之一,吸引着许多古生物地质学者、化石爱好者慕名而来。专业人士的研究成果和极高的评价会带动更多的学生、普通劳动者来学习知识、开阔视野。
(二)情感
1.对“博物馆”场所的黏着度
抽样统计结果显示,2021年来我馆参观3次以上的“经常观众”占比为23.76%,参观1-2次的观众占比64.54%,这个数据说明我馆对新老观众都具有较大的吸引力,真爱粉会越来越多。
2.如何来馆
统计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观众和家人一起来博物馆参观的,占比69.15%。19.86%的观众是和朋友一起来馆,独自一人来馆的观众占比6.03%,3.90%的观众是单位组织到馆,还有1.06%的观众选择其他,比如跟着旅行团队来的。
这一组数据显示,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团队来访观众较少。因我馆建在山上,偏离城市,大多数观众会选择结伴而行。更多的是青壮年朋友开着车,带着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子来接受科学知识教育,感受科学氛围。
3.通过何种宣传途径了解展讯
多选题。选择网络平台的观众占比71.74%;选择朋友介绍的观众占比49.64%;选择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传统媒体的观众占比52.17%;通过馆内宣传材料了解展讯的观众占比30.43%;其他渠道占比5.07%。
绝大部分观众得到展览信息是通过网络媒体,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所起到的作用没有网络更有效果,但还是有一定影响力。十分感谢观众朋友们的热爱,有了他们的网络分享,有了他们的口口相传,才让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了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
(三)动机
1. 来馆参观的原因
多选题。因为兴趣爱好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占比65.22%,来旅游休闲的观众占比63.41%,因为学习研究前来参观的观众占比36.96%;以教育子女为目的的观众占比42.03%;因为受社会宣传影响而来馆看看的观众占比26.09%。
可以看出的是,专业人士、化石爱好者是我们这个新建成的博物馆最初的观众,观光客的较高占比说明我馆的外观设计和展陈布置极具美学欣赏价值,值得来打卡。博物馆教育职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社会宣传也影响了较大一批观众来访。
2.参观展览最大的收获
60.64%的观众认为来我馆参观增长了知识,10.28%的观众觉得好奇心得到了满足,12.77%的观众认为参观我馆能起到教育子女的作用,14.89%的观众认为参观我馆是一种视觉享受,1.42%的观众认为参观我馆还能带来其他收获。
3.认为我馆的哪项职能最重要
29.08%的观众认为我馆应该主要是珍稀化石的收藏地,是一座化石宝库;31.56%的观众觉得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应该是一个文化文明的展示场所;36.52%的观众选择“教育基地”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博物馆职能;选择休闲娱乐场所的观众仅占比2.84%。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观众对博物馆的功能有着越来越多样的认识,不过,选择休闲娱乐场所比例较低,一定程度上说明参观完博物馆,大多数观众改变了最初的认知,很多人以娱乐休闲为目的来到博物馆,却发现了不一样的天地,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意味着博物馆的科普力度和观众互动工作亟待增强。
(四)认知
1. 最喜欢的多媒体展项
一楼博物馆展品信息集成互动魔墙喜好者占比5.86%,探秘寒武纪4D影院喜好者占比14.64%,化石宝库澄江古生物感应复活互动多媒体喜好者占比7.53%,寒武纪海底隧道大型OLED 屏幕沉浸式剧场喜好者占比20.50%,从鱼到人脊椎动物的演化环幕影院喜好者占比14.23%,寒武纪军备竞赛LED五折屏沉浸式剧场喜好者占比2.93%;二楼生命之歌LED环幕与球幕交互剧场喜好者占比10.46%,沧海桑田山水澄江的自然史诗大型四面投影沉浸式剧场喜好者占比17.99%,寒武纪数字感应互动水族箱喜好者占比4.18%;还有1.67%的观众喜欢馆内相对较小型多媒体展项。
这道题应该设置为多选题更为合适。看起来让人眼花缭乱的多媒体视频给观众以极大的视觉冲击,直观活泼地反映了展览内容,给人视觉享受的同时科普了科学知识。说明我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展项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可,起到了积极辅助原本单调的化石标本展览的作用。
2.是否认可“人是从鱼演变而来的”
参观完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77.90%的观众认可了我馆大爆发二展厅讲述的脊椎动物的演化故事的科学性,22.10%的观众选择了“否”,或许不是因为完全不相信,而是因为太震惊,毕竟大多数人以前根本没听说过甚至根本没想象过,在猿猴之前的脊椎动物演化之路是怎样的历程。相信听过我们讲述的生命演化故事的人们,会对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样的哲学三问产生更多的思考。
(五)综合评价
在本题中,我们列了8个选项请观众打分,分别为:展览内容、展厅设计、讲解服务、文创产品开发、媒体宣传、服务设施、安全保障、环境卫生,最高5分,最低1分。根据最终的平均分来看,得分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
展览内容4.87分;环境卫生4.78分;展厅设计4.77分;安全保障4.65分;讲解服务4.54分;服务设施4.46分;媒体宣传4.23分,文创产品开发4.02分;
观众对于我馆的总体评价得分为4.67分。
相对来说,观众对展览内容和设计都非常满意,展陈组给社会大众贡献了一个精品展览;观众对于环境卫生和安全服务也很满意,说明保安保洁部门后勤保障到位;讲解服务满意度居中,说明有更多的观众需要讲解服务,人工讲解科普范围有限,需加大自助语音导览设备的覆盖面;服务设施相对于节假日游客数量来说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媒体宣传和文创产品开发方面做得还很不够,需要加大投入。
二、观众评价
1. 观众留言摘录
(1)这个博物馆独具特色,世所罕见,非常高兴有机会到这里参观。这里见证了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变迁,而且这个博物馆告诉我们有责任保护好我们的自然家园。博物馆给儿童提供了研学自然演化历史的一个良好的平台,对学术和科普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们有机会传承这份宝贵的遗产。我衷心祝愿博物馆的建设者取得更大的成就,也祝愿博物馆越办越好!这座博物馆堪称世界级的博物馆! ——上合组织秘书长:诺罗夫
(2)澄江化石地博物馆非常建议带着孩子看看,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在这方面没什么知识储备的父母,也可以学到很多。一楼的互动多媒体,既可以让孩子玩,又可以学习很多知识。总之,澄江化石地博物馆是个非常不错的地方,五星好评啊!在媒体宣传方面可以再加强,发了朋友圈,很多都没有听说过呢!——微信网友
(3)场馆设施很新,讲解员热情专业。卫生间都很干净。4楼休闲区吃的东西可以再多些选择,对于馆内以寒武纪为主题的各项展品,大人孩子都很感兴趣,下次来玉溪,还会再来好好逛逛,相信博物馆会越来越好!总之非常喜欢这个博物馆! ——微信网友
(4)去年我们就一直想去啦,那时候他们在重新装修中,等了好久终于开馆了,休息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来啦,超值的!我们去里面还有免费的讲解员带领我们参观给我们讲解,遇到什么疑问还会一一解答,里面传承这几亿年的自然历史文化,还能看到多种珍稀化石标本,不说了,我先去看展啦! ——微博评论
(5)免费参观,每半点有免费讲解。虽然每天参观名额足够,但是还是建议提前扫码预约好,去门口就可以刷身份证直接进了。非常好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化石种类繁多,大开眼界,值得一来。 ——游客留言本留
(6)感谢讲解员热情生动的讲解。博物馆设置非常丰富,内容有趣,值得一看。 ——游客留言本留言
(7)今天来此自然博物馆,很震撼!非常不错的展馆。应广而告之,让云南人乃至全中国人民都关注多样性展厅,让大家爱护地球爱护生物爱护我们的一草一木,感谢澄江市打造这样一个趣味性,知识性的场所。——微博评论
(8)服务观众,科教双星,云南名片!——微信网友
(9)万万没想到来云南抚仙湖度假避寒,除了欣赏到美丽的蓝天白云抚仙湖,还有个惊喜大发现~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共参观过全国乃至世界很多博物馆,仍然毫不夸张说这个博物馆绝对排前三位,馆内布置专业度,讲解员水平专业度都是一流! ——抖音评论
(10)博物馆免费,连讲解居然也是免费,馆内20多个专业讲解员,水平堪称一流,接近2小时的讲解,完全没有尿点,讲解员发自内心的热爱深深感染了我们!新背景资料:澄江动物群化石丰富、保存精美,生动!——新浪网友
2.总体评价
观众普遍认为通过观展学到了古生物化石、地层地质、地球早期海洋世界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对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地球生命的演化和现今生物多样性有了充分的了解,更好地理解了建设生态文明、建立地球生命共同体、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同时,观众朋友们也指出了我馆建设的不足之处,集中体现在数字化程度不够高、导览不够详细、文创产品不够丰富、周边配套设施还不完善等方面。
我们会认真听取观众的意见,积极采纳观众的建议,进一步发挥优势,努力补齐短板,不辜负观众的支持和热爱。
三、局限和不足
本次调研前期所采用的《游客意见调查表》为文旅部门提供的表格,现场发放回收后发现观众的填写意愿不强,于我馆针对性也不强。后期在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公众号上对关注过我馆公众号的观众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调查时长不够,没有来得及现场大量发放问卷与及时进行数据统计,所以调查的观众范围还是比较窄。下一步,我们的观众调查工作不会停滞。我们将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调查问卷,覆盖各行各业各类人群,以期更好地获得调查数据的开放性和科学性,提升调查数据的参考价值。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
(云南省自然博物馆)